“這個背包叫民情背包,每次下鄉(xiāng)走訪都要背上,感覺不僅背包厚實了,自己與村民的關系也融洽了。”商南縣過風樓鎮(zhèn)包村干部胡平對記者說。
記者在他的背包里看到,有一本《民情日記》,記著一件件與村民交談過程中需要當下解決的問題:村里的污水治理項目正在抓緊攻堅;村部建設項目正在施工;幾戶五保戶的生活需要有人關心;幾戶農民低保有些問題;水毀堤壩要抓緊催工……
為了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今年4月,過風樓鎮(zhèn)率先組織開展了“配發(fā)民情背包、爭當全能干部”活動,讓鄉(xiāng)鎮(zhèn)干部背起“民情包”,離開“案頭”、走向“田頭”、熟悉“戶頭(農戶)”,真正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把民情支渠開通到村組、到農戶。目前,過風樓鎮(zhèn)近百名干部全部背上了“標配”背包:一個印有民事代辦字樣的背包、一本民情日記、一疊信訪登記冊、一支雙色筆以及民事代辦相關材料。由“背包政務”到“背包干部”,過風樓鎮(zhèn)農村基層干部工作作風正悄然轉變……
“背包服務”走萬家。通過開展“背包服務”活動,迫使鎮(zhèn)村干部深入群眾,主動上門走訪,對村里所有農戶至少走訪一遍,做到“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提人知情,提情知人,真正做到“叫得出人,說得上話,進得了門,辦得上事”。
《民情日記》記萬家。鎮(zhèn)村干部下鄉(xiāng)帶上民情日記本,通過上門走訪及時記錄村級基本情況和困難戶、問題戶、專業(yè)戶、重點戶戶情,及時收集扶貧救助、致富信息、社會治安、意見建議等方面內容,真正做到“進萬家門、記萬家事、操萬家心、解萬家憂”。
“民情熱線”通萬家。鎮(zhèn)上開通了服務熱線6161777,對外公布電話號碼,由專人負責接聽,方便群眾表達意見、反映訴求,為群眾提供服務咨詢,對有需要的群眾及時進行救助和幫助。收集整理鎮(zhèn)各職能站所服務電話,下發(fā)到農戶家中,方便群眾辦事。
“背好民情背包,做群眾貼心人”正成為過風樓鎮(zhèn)干部及村干部的共識。有著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過風樓鎮(zhèn)干部張國祥翻著他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說:“做群眾工作最怕他們‘一聲不吭’,群眾認為你不能為他解決事情,就沒法認可你。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也很直接,只有和他們真誠交心,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農村工作才能開展得更順利。”不僅是張國祥,長期從事農村工作的“老基層”們都深有體會:走村入戶,向群眾表明來意,卸下他們的思想負擔,才能讓群眾明白黨員干部是來做什么的,能為他們做什么。
目前,該鎮(zhèn)干部已走訪農戶8947戶,占農戶總數的85%,記民情日記855篇,為民辦事272件,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3條,召開民情研判會5場次。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開展“配發(fā)民情背包、爭當全能干部”活動以來,民情背包出現在過風樓鎮(zhèn)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干部上門主動服務群眾,群眾拍手齊聲叫好,上演了一出出干群融洽的生動畫面。(柯鑫 李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