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實調研掌握實情基礎上提出建議(人大代表在基層)
“最近在服務過程中有碰到問題嗎?有沒有雇主提出一些新要求?你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在公司培訓室里,結束一天的培訓后,甘肅省蘭州新區(qū)商投集團藍盾實業(yè)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家政服務業(yè)務經理趙振香正向一位育嬰師了解最近情況。
趙振香從事家政服務行業(yè)已經有5個年頭了。一年多前,趙振香當選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自此她多了一個習慣,每次辦完培訓、派單等業(yè)務,總要找個機會和同事們聊一聊工作上的新情況。
20多分鐘后,兩人聊完,趙振香送走了這位育嬰師,又坐下來整理材料,這些都是她履職的重要素材。
要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扎實調研是首要前提。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趙振香盤算著把所在行業(yè)的情況摸清搞透,在此基礎上,再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為此,一年多來,趙振香向履職時間長的其他人大代表請教,并給自己立下規(guī)矩,每次招聘員工、開展培訓、對接客戶、接單派單以及上門回訪時,都要在基礎工作之外,再多聽一聽不同人的意見。
“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既要有普遍性,同時也應有重點?!壁w振香說,調研方式有很多,把日常工作當成一種調研,不時就會有新想法。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她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大支持家政服務企業(yè)員工制發(fā)展的建議》。
“員工制”為啥成了趙振香的關注重點?它關系著行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范化水平。
趙振香拿出幾本厚厚的筆記本,翻出手機里不同類型的材料記錄。原來,在家政服務行業(yè)中,還有很多企業(yè)采用“中介制”服務,企業(yè)只是起到一個聯絡作用,而對服務人員和雇主雙方缺乏了解,對服務標準和水平沒有約束,容易產生矛盾,雙方維權的成本和難度都很大。而“員工制”則通過簽訂合同等方式,讓家政企業(yè)與客戶和家政服務人員的關系更加緊密、責任更加明確。
在全國兩會上提交的這份建議里,趙振香從員工、企業(yè)、雇主和社會等角度出發(fā),分門別類列出案由和建議,很快就得到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的回復。
“發(fā)展更高品質的家政服務業(yè),事關千家萬戶,關系民生福祉。作為人大代表,應該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提出相關建議。”趙振香說。
調研不止步,趙振香的建議想法也更加深入。在今年的調研當中,趙振香增加了上門入戶的次數,更多關注不同雇主家庭需求之間的相似性,半年多下來,關愛“一老一小”成為她心中的重點選題。
“這和我上次提出的建議是相銜接的,發(fā)展家政服務業(yè),最終還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趙振香說,“一老一小”既是家政服務業(yè)的重點目標人群,也是全社會的重點關愛對象。
在入戶時,她向老人、孩子父母宣傳養(yǎng)老育兒政策,聽取不同家庭的意見建議。“要是公共場所能提供更多母嬰便利設施就更好了。”和月嫂入戶走訪時,一位寶媽提出建議,趙振香快速記下。
現在,趙振香還在進一步學習有關“一老一小”的政策法規(guī),“不僅調研要更細更廣,自己也要有更多知識儲備,才能更專業(yè)準確地傳遞群眾聲音?!壁w振香說。(人民日報記者 宋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