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式啟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的登記工作。朱成山館長表示,此次登記工作的目標為在今年首次國家公祭日前,征集到3000名以上遭侵華日軍屠殺死難者之遺屬。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夏淑琴、常志強、仇秀英、伍正禧、余昌祥攜帶家人來到儀式現場。33歲的夏媛是夏淑琴的外孫女,她告訴記者,小的時候外婆就給她講述那段歷史,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今她經常帶著自己的孩子到紀念館參觀、了解歷史,這是祖輩的傳承。夏淑琴表示,她的兒女、孫輩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當年那種家破人亡的歷史,但她經常教導他們,不能忘記過去,作為當事人的家族,有責任有義務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的戰(zhàn)爭所帶來的災難,讓更多的后人學習和回顧這段歷史,希望他們的講述能告訴下一代再下一代,永遠不要忘記,并從他們的經歷中吸取教訓,讓悲劇永遠不再發(fā)生。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迄今已經77年,幸存者大多已經80歲以上,已到耄耋之年,人數越來越少,幸存者的數量已從十年前的1000多名銳減至目前的100多名,這一特殊的群體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將必然消失。紀念館研究人員發(fā)現,一些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遺屬、幸存者的后代對那段歷史也較為熟悉,長輩們當年悲慘的受害史,往往隨著他們的講述,印入到后人的記憶中,成為歷史經歷傳承下去的又一重要途徑。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研究員表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群體,由于其特定的身份,將是今后一時期歷史傳承的主要力量。據悉,目前紀念館已經征集到300多名遺屬,隨著登記工作的正式啟動,目標是在今年首次國家公祭日之前能征集到3000名以上的遺屬。啟動儀式現場公布了征集熱線聯系電話025-52667177轉8217,主辦方呼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后代或知情人士撥打電話,及時登記相關信息。(金陵晚報記者 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