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三江農(nóng)場岐山頭小學教職工努力恢復受災設施,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8月24日晌午,??谑腥r(nóng)場文明小學,操場上9間大板房在綠樹的掩映下格外顯眼。
文明小學校長吳多杰從8月16日開始幾乎是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工地搞建筑,“拉好電線通了電,26日我們就領板房教室鑰匙了,孩子們能如期開學!”吳多杰擦著滿臉的汗。
文明小學在7月超強臺風“威馬遜”中受損嚴重,原有兩層教學樓全部成為危房,而今,學校納入重建規(guī)劃,臨時板房也將建成,承載著孩子們回校讀書的期望。
文昌市翁田鎮(zhèn)大福小學的40間教室,全部換上了淡灰色的新門,校道邊上的一排綠化樹抽出了新枝。一個多月前,超強臺風“威馬遜”讓這所小學很“受傷”——40間教室門破損,圍墻倒塌了三段共計近400米。
據(jù)統(tǒng)計,全省教育系統(tǒng)共有2165所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在臺風中受損,直接經(jīng)濟損失5.3個億。文昌全市60所中小學不同程度受災,海口三江農(nóng)場多所中小學、??诠鹆盅蟠髮W城高校、中職學校一片狼藉;??诮?jīng)濟學院體育場被掀頂;省機電工程學校汽車實訓基地進水,西側(cè)學校圍墻倒塌上百米……
距離2014年秋季開學只有40天的時間。一場重建校園損毀設施、確保秋季如期開學的“開學保衛(wèi)戰(zhàn)”在全省教育系統(tǒng)全面啟動。
災后,省教育廳迅速成立六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一名廳領導帶隊,全廳各處室分片包干負責各地各校災后恢復,啟動了多個救災專項工作:緊急調(diào)度3000萬教育資金用于災后學校修復;排查搶修各級各類學校風毀水毀的基礎設施,檢查水電、煤氣管道等安全狀況;對校舍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積極做好學校的衛(wèi)生防疫,做好環(huán)境消殺。省教育廳明確要求,超強臺風“威馬遜”受災地區(qū)、受災學校的黨政主要負責人、行政干部一律取消暑假休假立即返校,積極組織教職員工開展災后自救。
“災區(qū)的學校沒有暑假。”從臺風登陸的前兩天一直到8月下旬,翁田中學校長韓昌光每天都會來到學校。奮戰(zhàn)在救災、重建一線的海南教育人,與開學倒計時在賽跑。從學校主要負責人到普通教職工,全力恢復受災校園秩序,確保今年秋季開學不受影響,是大家這個暑假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頂草帽、一件白色的T恤衫、一雙運動鞋,在桂林洋校區(qū)清理傾倒樹木的海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林北平完全一副“工人形象”;下轉(zhuǎn)A04版
上接A01版
為了搶救學院評估材料,??诮?jīng)濟學院青年教師石林右手中指、無名指的第一節(jié)在臺風中被門框擠斷,經(jīng)鑒定為四級傷殘,7月26日出院后就為校園恢復重建奔走;省機電工程學校兩名翁田籍教師徐國師、符策偉,臺風之后一直忙碌在校園恢復上,全然沒有時間回老家修復被臺風摧毀的老宅……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超強臺風來襲,一定程度上檢驗了校園的質(zhì)量,校舍成為災難中老百姓安全的避難所。位于文昌市翁田鎮(zhèn)的翁田中學、翁田鎮(zhèn)中心小學、明月小學,是受災群眾的集中安置點;位于??谑忻捞m區(qū)的海口市第二中學、海口市第九中學海甸分校,則是數(shù)百名海甸溪漁民上岸的臨時避風點。
受災地區(qū)學子特別是因災致貧、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子秋季開學后的入學事宜,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也是省教育主管部門關注的一件大事。7月27日,省教育廳宣布我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將為災區(qū)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設立“綠色通道”,簡化申辦手續(xù)。學校在秋季學生入學時先辦理入學注冊手續(xù),再根據(jù)核實的受災情況,落實好有關資助政策,確保重災區(qū)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順利就學。為加大救助力度,省教育廳決定取消對文昌等受災地區(qū)大學生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名額限制,實現(xiàn)“需貸盡貸”,全日制本專科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金額最高可達到8000元。
災害不能耽誤教育,苦了學生,這是全社會的期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擔當。省教育廳廳長曹獻坤表示,經(jīng)過全省教育系統(tǒng)連續(xù)40多天的不懈努力,目前學校秩序已經(jīng)基本恢復,可以保證9月1日如期開學。
■ 本報記者 郭景水 杜穎
特約記者 韓小雨